• 生命科學重大獎獲得者稱,發展高科技區域需要更大的靈活性
  • 創新者和發明家希望在香港註冊的專利擴展到中國大陸

香港最著名的醫學科學家之一呼籲 大灣區 向該市的基因檢測公司敞開大門,並擴大該地區的專利保護。

中國大學的盧玉明教授表示,此舉將是朝著實現北京創建一個可以與其他主要經濟集群(例如美國的矽谷或東京灣區)競爭的高科技區域的宏偉目標邁出的重要步驟。

盧說:“如果大灣區想與其他灣區的技術先驅競爭,應該給人們更大的靈活性和鼓勵,以鼓勵他們創業。”

他說,首先,可以取消目前香港人在中國大陸開設基因檢測公司的禁令。

他說:“這樣做非常重要。”他解釋說,只有750萬人的香港將無法發展有影響力的高科技公司。

但是在連接香港,澳門和廣東省九個城市的海灣地區,總人口為7200萬人,這是可能的。

他說,基因檢測業務在大陸受到嚴格監管,並且只能由具有大陸背景的公司來經營。

羅先生是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副院長,也是香港生物技術研究人員超過20年的專家,上個月他獲得了生命科學突破獎。它被稱為全球“科學奧斯卡”,獎金為300萬美元(2,300萬港元)。

他因發現孕婦血液中胎兒DNA的存在,能夠對唐氏綜合症和其他遺傳疾病進行產前檢查而感到榮幸。

他的成就促成了僅使用血液樣本進行無創產前檢查的發展,現在在90多個國家/地區每年有700萬以上的婦女使用這種檢查。

基於類似的想法,他還設計了一種篩查工具,可以用幾滴血檢測出大約50種癌症。

上週,行政長官林鄭月娥(Carrie Lam Cheng Yuet-ngor)建議香港與鄰近的深圳共同建立區域性高科技和創新中心後,羅志強在《華盛頓郵報》上發表講話。

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本月初訪問深圳時,還呼籲努力促進香港,澳門和大灣區內地城市的一體化發展。

羅說,有必要打破該地區現有的障礙,以加快創新的發展。

他說,除了允許香港的基因檢測公司在該地區開展業務外,他還需要將香港現有的專利保護範圍擴大到大陸。

盧說,專利很重要,因為它們使研究人員對他們的發明具有所有權感,並促進了發現的商業化,這可以將技術擴展給更多的人。

但是,目前在香港註冊的保護髮明的專利不會自動擴展到大陸。

因此,諸如Lo之類的希望將發明引入大灣區的人必須在香港,澳門和大陸這三個司法管轄區申請專利。

“當我們談論大灣區的整合時,如果我在香港擁有專利,是否可以有一種系統讓我在該地區享有某些權利?” 他說。“那將非常有價值。”

他指出,在美國,在美國任何地方授予的專利在舊金山灣區的矽谷也將有效。

引入這種一體化不僅會增強大灣區的全球競爭力,而且會給邊界雙方帶來好處。

他說,香港的大學在世界上排名很高,並且是新思想的孵化器。

他說:“開放大灣區可能會鼓勵更多的學者去那裡創業。” “如果您已經致力於開發一項技術超過十年,那麼您自然希望更多的人將從中受益。”

作為國際知名的科學家,盧說,他對其他研究人員的建議是承擔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,尋找看起來違反直覺的細節,並與團隊合作。

Lo的發現,鑑定了母體血液中的胎兒DNA,花費了他多年的研究和沿途的許多錯誤轉向。有一天,他有自己的尤里卡時刻,最終成功,他正在煮方便麵。

他說:“你不能把工作當做工作。下班後考慮工作將非常有壓力。但是,如果您將它視為一種愛好或興趣,按照我的方式,那將不是問題。”


如果您喜歡我們的資訊
有廣告合作的想法與需求, 歡迎與我們聯繫!

我們的 email 是
support@ainfomedia.com




作者: 香港網路傳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