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切的學習由習慣開始,所以我們還是要強調兩個字,習慣,習慣,習慣!

六年決戰之三年級篇——學習習慣

1、做作業的習慣

孩子是否已養成良好的做作業習慣,首先要看這幾個指數:

三年級做作業的訓練除了上述幾點外,還要求做作業的速度要快,寫字的速度要提高。但是也要注意字跡要清晰,不能圖寫字速度快而養成字跡潦草的習慣,這都會影響到今後升學時卷面分數。

做作業磨蹭怎麼辦?

增強孩子時間管理的能力。三年級作業的數量和難度都比一二年級有所增加,那麼,我們一定要幫助孩子:

千萬別小看這些細節。很多家長只看到了孩子每天做作業到很晚,就覺得是孩子拖拖拉拉,但是沒有看到孩子是不是利用了在校的時間做作業,回了家是不是先玩兒夠了再做作業,還是他覺得作業太難,導致拖拉,很難按時完成。

關於我們如何把一些技巧“灌輸”給孩子,讓孩子能順暢“接受”?“親子溝通”是不變的法寶,大家可以翻看一二年級“小升初”欄目文章裡的介紹,在這裡我們不再重複。

總之,關於做作業的時間掌控,在三年級一定要重點關注,不要拖延至高年級,拖學業提高的後腿。

適當增加課外練習

如果時間掌握得開始上軌道了,家長可以引導孩子,根據學習的水平和現狀,選擇一些課外指導書。或者,有能力時自行學習部分課程。

如果孩子完成作業速度和質量很好,那麼可以考慮適當地增加一些課外練習,比如口算練習,同步訓練練習,英語閱讀練習等。

但所有這些額外的訓練和作業,都是基於他本身的作業完成很好、時間掌握很好的情況下補足的部分,切忌基本功沒紮實,就把孩子的精力和時間浪費在花樣百出的課外練習上面,這樣只會適得其反。

2、閱讀習慣

三年級是小學階段的分水嶺,這一點很大程度上從語文課上能體現出來。

以前的段落中心句在每段的第一句,而現在文章複雜了,內容和含義深刻了,需要通讀全文、理解了意思才能體會到段落的主旨。

回到問題的本身,還是孩子閱讀的量少,大量的閱讀和經典內容的閱讀仍然是孩子提高理解能力,甚至提高語文成績的根本。

所以,家長發現孩子在語文成績尤其是閱讀理解部分成績不理想的時候,要知道問題的真正所在。不妨給孩子提供一些經典書目,幫助孩子在學業緊張的時刻養成做完作業閱讀、睡前閱讀的習慣。甚至必要的時候,也需要在跟孩子順暢溝通的情況下,與孩子約法三章,“逼”著孩子把書“啃”完。這裡的詞彙用得比較“凶狠”,但實際上,經典書本身是很吸引孩子的,如果家長給孩子選的書孩子不愛讀,也許是書的類型不適合孩子。推薦適合他的讀物,還可以告訴孩子,這些書是很流行的,不知道的話他就真的是Out啦。

總之,一二年級閱讀積累的匱乏,會在三年級語文學習的成績上體現出來,但還是那句話,“永遠都不晚”,現在開始,讓閱讀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。


如果您喜歡我們的資訊
有廣告合作的想法與需求, 歡迎與我們聯繫!

我們的 email 是
support@ainfomedia.com




作者: macc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