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從何時起,健身和自律扯上了關係,且變得越來越密不可分。
當身邊的人談論到某人經常健身時,也都會豎起大拇指:他很自律,能堅持那麼久,真是佩服!
但實際上健身的當事人並沒有想那麼多,他們可能只是為了保持身體健康,獲得理想中的身材。
健身對他們而言也並不是一種需要堅持才能實現的事情,而是已經成為生活中的一種習慣,像很多人每週必吃一頓火鍋一樣自然。
拿我身邊的朋友舉例,他們開始也跟著我一起健身,但辦了年卡後去了不足10次的大有人在。健身年卡在很多人手中慢慢成了“洗澡卡”,有些甚至淪為了一張“名片”。
他們開始健身的目的也很純粹,有些人是為了減減肥,有些人是為了練得壯一些,而有些是為了聽起來更“自律”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裝13。
但他們最後統統一個接一個的放棄,浪費了錢財不說,給自己帶來的影響也不小。
每當在一個不合時宜的時間,他們回想起來自己還有一張即將過期的健身卡,就會變得黯然神傷。
因為只有習慣,才是健身最好的推動力。
習慣是什麼?
說起來很簡單,一件事情堅持21天就會成為習慣,但毀掉這個習慣可能只需兩三天。
所謂習慣,是幾乎不用耗費任何意志力,自然而然就會去做的事。
一件事情堅持下來21天,可以是咬牙堅持下來的,成沒成為習慣?
不得而知。
舉個例子:當我們每天早上起床後,哪怕在迷糊中都會想要去洗把臉,這個過程可能會有睏意,但你還是不需要堅持就能夠完成它。
而且這件事情你每天都會進行,重複一輩子,因為這是一種習慣,而且是所有人都有的習慣。
把這種感覺轉移到健身上,門檻立刻就高了一大截。
因為大部分人家裡都沒有健身房,每次健身的時間也通常需要1.5個小時左右,而洗把臉只需要幾分鐘。
這個門檻注定會刷掉多數人,因為時間成本太高了。
對我個人而言,持續健身三年多,至今健身仍是一件需要堅持的事情。它還沒有成為一種習慣,因為我有時也會望著窗外的大風驟起猶豫要不要去健身。
但也和大多數健身愛好者一樣,一天不練可以,兩天不練就會有點“皮癢”,很想去擼,擼個鐵。
雖然我偶爾也會偷個懶,但去健身房早已不再是件需要耗費很多意志力的事情。在這種情況下,去健身就不是一件讓人感到痛苦的事情,而是很興奮。
同樣的事情放到剛開始接觸健身的人群身上,可能要猶豫很久,因為健身是一件有些痛苦的事情,但又不得不去。就像你知道西蘭花很有營養,但它真的不夠好吃一樣。
如果能給自己一個藉口“今天不去健身了”,還會有一種如釋重負的解脫感。
因為你一直都在逼自己去堅持,不停地把自己扔到舒適區外,給自己不斷施壓,告訴自己必須堅持到底。
我承認這樣的初衷是好的,但過程卻很痛苦,因為你總會在放棄和堅持之間搖擺。
就算真把自己逼到了健身房,你的動力也沒那麼強。
下面分享一下我剛開始健身時所經歷過的糟糕感覺,如有雷同,純屬巧合。
今天強逼自己來到了健身房,但練了幾組發現怎麼也找不到發力點的感覺,好不容易流了一些汗,還都是急出來的。
抬手看了看時間已經過去半個小時了,居然才練了兩個動作,後面還有三個動作,還有12組。
不行了,我真的做不動了。
但今天好不容易才來到健身房啊,怎麼也得完成這個訓練,必須堅持下去。
靠,終於練完了,趕緊洗澡走人。
發現其中的問題了嗎?
對很多人而言,健身一直是一個令人難過的任務。
怎麼做,才能更好地堅持健身?
我會告訴你,先別著急定目標,將難度降到最低值。
就算定目標,也千萬別把目標定的太高。
因為健身實在是一件需要耐心和時間的事,而且每個人的起點都不同,付出和努力也通常不會成正比。這些對於那些想在短時間內變壯,變苗條的人來說打擊是很兇猛的。
養成習慣的第一步,先要把目標和難度都降到你所能接受的最小值,不要和別人攀比。
比如剛開始健身時,如果你覺得動作又多又難,別著急,學會逐一攻破。
哪怕一次只練一個動作,比如今天就只練槓鈴深蹲這一個動作,練完就走,別的一概不想。
如果你覺得組數太多,每次練完都太過痛苦,沒關係,就做一半的組數。
先別談目標,如果連習慣都無法養成,再牛逼的目標都是一盤散沙。
在養成習慣的階段,你可以不給自己設定任何效果上的目標,你要做僅僅是完成這次訓練,僅此而已。
有人說:不逼自己一把,你永遠無法取得進步。
這句話也許適用於一些人,但我見過太多人都經不起逼迫,而在逼迫中放棄。
別著急,你不會永遠都停留於此。
當你的身體和精神逐漸能夠接受這種強度之後,你自然就想要追求更好的效果。
因為大多數人的天性,是不會允許自己停留原地不動的。
前期先不要在意這中間的時間長短,因為你越是著急就越是前進不了,反而開始時越是放鬆,接下來你會突然發現,自己走得還挺快。
試著將健身的時間和頻率固定。
如果僅僅是降低健身本身的強度和難度,這還遠遠不夠。
你還需要保持固定的訓練頻率,並且緩慢地提升訓練強度。
對很多人來說,去不去健身都是完全看心情,看天氣,看狀態。
但這樣並不能幫助你培養健身的習慣,但當你給自己設定好每週一、三、五的下午六點半去健身時,這個時間點就會逐步成為一種“強提醒”。
如果通過實施你發現這個時間段完全能夠接受,那麼就可以長期實施。
而如果你發現這3天通通“夭折”了,那麼你就得考慮是不是換成二、四、六更合適些。
如果其中一天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得以實施,那麼就直接跳過,等待下一個健身日期,不要隨意調整,以免影響整個計畫的實施。
在初期,你可以強化自己去完成,比如定一個六點半的名稱為“快去健身”的鬧鐘。
總之,邁出第一步,才會有第二步,第三步,才能一步步走下來。
如果能夠完整的完成2周,那麼就給自己一些獎勵。
因為時間久了,人就會有些疲態,而及時給自己一些獎勵,可以讓自己內心那有些變弱的小火苗再次燃起來。
這種獎勵,可以是外在的,也可以是內在的。
比如獎勵自己看一場想看的電影,買一件喜歡的衣服,總之怎麼開心怎麼來。
這個時候健身後,你會是快樂的,滿足的,也會更願意再次去實施。
這種自我獎勵並不只是為了讓自己去消費,變得快樂而已。它的奇妙之處在於,當你知道健身後會有快樂的事情發生時,你對健身的期待感就大大提升,這會讓你對下一場健身訓練更有積極性。